安庆拼团购房74群(75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213人申请入群

合肥将打造国际知名、全国一流创新城市

发布时间: 2016-01-09 09:57:03

来源: 江淮晨报

分类: 国内动态


公共资源管理“首创精神”获得李克强总理“点赞”;在全国率先启动产业政策调整工作;大湖治理创新性地选择了城湖共生、全流域治理的路径,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……

合肥以令人敬佩的勇气与智慧,勇于打破陈旧观念和传统体制的束缚,在制度创新方面探索出诸多成果,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。

未来,合肥将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,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、创新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,并将以建设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域核心区为突破口,推动全方位创新,打造国际知名、全国一流的创新城市。

未来5年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

2015年10月30日上午,李克强总理走进合肥要素市场的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听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,对合肥的探索创新表示肯定,并称赞这里创造性地实现了公共资源“网下无交易,网上全公开”。

早在2013年,合肥即颁布实施了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地方性法规《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》,在国务院63号文件出台之前,已经率先做到了电子化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的全覆盖。

“超时默认制”、“缺席默认制”、“全程代办制”、“限时办结制”、“两次终结制”和“特事特办制”……这些颇具合肥特色的创新之举不断在合肥掀起“效能风暴”。

多年来,合肥不断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“清理”,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审批环节城市。不断提升的政府效能,更是获得了办事群众和企业主的一致好评。

“以前,工程竣工验收一套流程没四五个月根本跑不下来,现在搞联合验收,至少缩短了3个月,给我们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。”在合肥从事多年房地产经营的企业负责人张凯说。

未来5年,合肥还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提高政府效能。规范完善政府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,规范部门机构设置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。

合肥还将探索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深化商事制度改革;推进市场配置要素,加快省市共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;还将完善城市管理体制,提升数字城管水平,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。

打造现代财政服务发展的“合肥模式”

2015年12月2日,京东方10.5代线动工建设,这是全球首条第10.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。

从最初的“无中生有”到全国产业规模大、产业链最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生产基地,合肥将“梦想”变“现实”的撬动力正是系列财政扶持政策,“近年来,合肥财政在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中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加突出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。”合肥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面对“转型升级”的大课题,合肥在产业政策上不断创新,打造了现代财政服务发展的“合肥模式”。

从“1+3+5”政策体系的诞生以及升级路径,可以看出合肥在政策创新上的“不遗余力”。

2013年8月,合肥在全国率先启动产业政策调整工作,旨在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,通过撬动社会及金融资本,提升了财政资金绩效;2014年5月,合肥出台扶持产业发展“1+3+5”政策体系,年内,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设立的首批子基金就撬动社会资金16.25亿元;2015年,合肥“1+3+5”产业扶持政策再推“升级版”,更加突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。

“这反映了合肥财政真心支持企业的态度、效益为上的意识、市场运作的理念和国际接轨的取向。”合肥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未来5年,合肥还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。其中包括,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完善政府预算体系,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,强化预算责任和约束机制,规范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机制,创新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;推进金融改革,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,支持发展新兴金融业态;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,优化企业发展环境,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。


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

2015年9月,好消息从北京传来:根据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》,我省列入改革试验区域,担负起先行先试的重任,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成为这一区域的核心。

“这对合肥而言意义重大。”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朱胜利说,很多政策的先行先试将意味着能在政策层面实现诸多突破,从而推动合肥科技乃至产业发展,“比如有了政策的支持,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将能够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这一块是个‘宝藏’。”

涌动着创新基因的合肥一直不乏“创新力作”。

2012年7月28日,中科大先研院举行开工仪式,它采用“协同创新”的全新合作模式,致力于打造“东方硅谷”,产生更多“中国创造”。这一平台破解了科研成果停留在“象牙塔”的难题,打破了基础研究和产品、市场之间存在的转移、转化障碍,让产学研无缝对接,使科技成果早日转化为经济效益。

中科大先研院仅仅是合肥创新科技体制的一块“试验田”。通过修订《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》,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地方性法规;全力推动合芜蚌试验区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,让敢于创新的研发者、管理者尝到“甜头”……合肥正在不断通过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让科技迸发出活力。

未来5年,合肥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核心区为突破口,推动全方位创新,打造国际知名、全国一流的创新城市。

合肥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、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动力转换,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,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,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。

打造城湖共生、魅力的美丽城市

2015年12月,《合肥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一期工程可研报告》出炉,形成了巢湖流域14个小流域单元的污染来源、污染总量、污染结构及空间分布等成果,这份可研报告是400多位科研人员历时半年多梳理而成,足见合肥在巢湖治理中对基础工作的重视。

拥湖入怀之后,合肥市主要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治理巢湖的历史责任,并最终选择了“治湖先治河、治河先治污、治污先治源”的治水方略。

“巢湖治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,合肥市有不少创新之举。”合肥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范观兵介绍,城湖共生理念的提出、全流域治理的思路以及项目推进机制和融资渠道的建立,都是其中的创新“闪光点”。

“比如在融资渠道上,合肥与国开行的合作可谓开了先河,合肥以土地作价入股,并设立资金池,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也保证了还款能力。”范观兵介绍,再比如在推进机制上,多个部门联合办公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
未来,在巢湖治理方面,合肥将坚持政府主导、流域共治,按照系统治理的思路,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并重,持续实施巢湖综合治理工程,为全国“三河三湖”治理探索地方经验。

未来5年,合肥还将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、绿色森林增长、大气污染防治、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“四大专项行动”,努力实现“有山皆绿、是水则清、四季花香、处处鸟鸣”,打造城湖共生、魅力的美丽城市。

责任编辑: limin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